欢迎致电:027-59396688转2092(9:00-18:00)  
当前所在位置:文章信息

“爆雷”事件频发 供应链金融何去何从

2019-08-19 14:32:44 来源:上海金融报

[导读]“爆雷”事件频发 供应链金融何去何从

先是诺亚财富踩雷承兴国际,后又曝出闽兴医药应收账款融资造假,再加上此前ST华业“踩雷”恒韵医药……供应链金融风险近期集中爆发。在“天雷滚滚”之后,供应链金融业务将何去何从?

 

贸易真实性失察致风险频发


“从近期发生的多起事件看,基础贸易背景的真实性存疑是导致‘爆雷’的主因。由于金额巨大,供应链金融底层资产通过私募、资管、信托等不同方式打包并分散转移到多家金融机构,因此,当资产到期无法兑付,核心企业(债务人)表示基础交易存在欺诈情况时,风险波及面很广。”金融壹账通供应链金融负责人、副总经理庄海龑对《上海金融报》记者表示。

 

“(企业)之所以未没能掌握贸易真实性,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贷款方本身对风险的轻视,没有做好尽调;二是融资方故意蒙蔽贷款方。”万联网供应链金融智慧服务平台创始人、执行总裁蔡宇江在接受《上海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除近期爆发的三起事件外,近年来供应链金融还发生了不少大案,如上海钢贸事件、青岛港事件、大连机床事件、广东纸浆案等,均属于恶意诈骗。涉案手段包括伪造贸易合同、公章、物流单证、确权书、数据;利用多家资金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重复融资;关联公司相互自保自融等。

 

“供应链金融与供应链的运作紧密结合,伴随着供应链的采购、生产、销售等主要阶段形成了应收、预付、存货等主要融资模式。而对贸易背景真实性的验证与判断,是供应链金融业务得以存在发展的根基。”庄海龑指出,“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为验证)基础交易合同的真实性,首先应当要求核心企业对上下游企业发起融资的基础交易,如发票、订单等进行确认。其次,贷款方应使用多项外部数据源,如税务、工商、物流、仓储等数据进行交叉验证,尽可能发现是否存在核心企业与融资企业联手虚构贸易背景套取资金。”

 

“在业务实操中,应主要防范三个风险点。”庄海龑进一步指出,“一是债务主体的信用风险,如应收类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的核心企业偿付能力,存货类业务中管控货物数量及价格波动的市场风险。二是资金发放及回收过程中,应对账户管控形成闭环,避免融资主体挪用资金或阻碍金融机构对还款来源的管控。三是在交易操作中,应关注细节,如应收账款转让通知、发票验证、中登网登记是否操作到位。”

 

在蔡宇江看来,在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时,贷款机构可能面临多方面风险。“总的来说,供应链金融的风险主要体现为行业风险、主体经营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交易项(债项)风险、其他外部风险。例如,融资方因无法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如经济下行、行业遇政策变化等)或不务正业(如从事一些违法、高风险等活动)导致经营困难,均可能使贷款方遭遇风险。又如,融资方的交易对手,即核心企业自身可能存在经营风险。此外,行业变革调整,如金融监管升级;融资相关贸易项的交易纠纷等,均可能导致风险。”

 

管控核心企业风险尤为重要


随着供应链金融风险集中暴露,7月中旬,银保监会发布《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155号文”),要求银行、保险、资管公司等机构,基于供应链上下游交易情况,对不同主体分别实施额度管理。对于由核心企业承担最终偿付责任的供应链融资业务,应全额纳入核心企业授信进行统一管理,并遵守大额风险暴露的相关监管要求。

 

那么,金融机构该如何实施额度管理呢?“155号文突出强调了核心企业的作用和地位。其中,第十一条提出,对于由核心企业承担最终偿付责任的供应链融资业务,应全额纳入核心企业授信进行统一管理,并遵守大额风险暴露的相关监管要求;第十六条更详细描述了要加强核心企业的风险管理。”蔡宇江表示,“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控制要着眼于全链,不仅要看融资企业的风险,还要看核心企业的风险。经济下行时期,已不能像从前采取粗放式的风控策略——只要核心企业配合就能给上下游放款,如何管控好核心企业的风险目前尤为重要。

 

“在应收账款融资类业务场景中,核心企业是第一还款来源,承担最终偿付责任。但有的银行开展保理业务时,并不将此责任纳入核心企业的授信进行统一管理。在核心企业为下游客户融资提供担保责任的业务场景中,核心企业的担保责任自然会被纳入授信管理;但现实情况中,核心企业往往提供的是隐形担保或‘软担保’,如按约定交付、收货确认、调剂销售、扣压返利等。”蔡宇江进一步分析称,“我们应该思考并重视对核心企业责任、能力、信用的‘全额全面统一管理’,不管是否纳入授信,都应该有所管理,不要忽略核心企业的‘杀伤力’。”

 

“供应链金融的本质是看核心企业的还款能力,该风险的识别、定价和贷后管理仍采用传统方式。”蚂蚁金服区块链产品经理杨俊在接受《上海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供应链金融过于依赖核心企业,‘N+1’模式基本是标配。然而,面对真正供应链条中供给关系对应的‘N+N’模式时,仍没有一个很好管理办法,如下游企业的授信与上游供应商多个核心企业项下的应收账款融资模式等,均需要进一步创新与实践来破题。”

 

“当前我国供应链金融正面临一些挑战。近两年‘黑天鹅’现象频现的背后存在着两个关键问题,即需求端(实体经济)的高负债与低收益,以及供给端的金融乱象。”蔡宇江指出,供应链金融具有同时解决供给端和需求端的能力,是金融资源回归实体经济的可行手段之一,发展供应链金融的意义毋庸置疑。

 

“通过运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可在行业细分的基础上,结合供应链场景,有针对性地设计专属风控模型。”庄海龑指出,“这是传统风控无法触及的领域,可帮助银行等金融机构有效开展风控工作,降低风险。”

更多资讯